3次叫板京东的蜜淘已到了最后的挣扎?
2023-06-12 14:44:08
近日,曾经风光一时的蜜淘,又回到了风头浪尖。日前有音讯称,京东收买了蜜淘,而京东官方回应,风闻不实。然后,又被媒体曝出并非被收买,是倒闭了。当时,多位蜜淘员工在微博称“蜜淘最后的晚餐,以后各奔东西”,并透露了“公司倒闭”“第二批裁员”等信息。而登录蜜淘的网站也发现,其大量商品已下架,服饰板块中止运营,仅剩下局部美妆、母婴、保健品,且很多产品显现售罄。其于2015年9月在萌店开的“蜜淘全球购旗舰店”也只要两款产品在售。此外,一位蜜淘的供给商指出,其在2015年黑五之后便中止为蜜淘供货,由于发现蜜淘明显囤货太多,回款也呈现问题。还有音讯称,蜜淘方正在寻求资本进入,曾接触过多个潜在“接盘者”,不扫除最后被收买的可能。种种迹象似乎都指向“蜜淘撑不住了”的结论。但是,至今其官方并未对此作出任何回应。不过,日前发现,目前蜜淘网站自营的商品都“不见了”,此前的“服饰鞋包”“食品保健”“母婴童装”“明星爆款”“美容整形”“数码百货”“免税自营店”七个子频道均消逝,却新呈现一个“淘日本”频道。也就是说,这一业务回到了蜜淘创建之初时的形式——海淘代购。但这与其去年9月宣布的全面转向韩国产品,以及网站logo所标注的“韩国免税店”定位极不相符。蜜淘网站这到底是蜜淘最后的挣扎,还是转入新范畴寻到活力,暂时无从得知。其结果终究是风闻的“倒闭”还是“被收买”,抑或最终找到资本进入,这里不做结论。该公司CEO谢文斌曾对表面示,在2014年3月到11月期间,公司业务快速开展,累计发出包裹接近20万个,客户端激活用户接近100万,月销售流水已打破1000万元,团队人员也从最初的6人开展到了近60人。2014年7月,CN海淘更名“蜜淘”,转型为海淘版唯品会。而这一转型也带来两个明显的变化:一是需求有本人的BD和采购才能(需特地成立采购部门),二是需求应对库存带来的品类管理和资金压力(需求一笔大额融资)。就在同一时期,蜜淘发布了已取得经纬创投的500万美圆A轮投资的音讯,而早前还曾拿到蔡文胜和汪东风的数百万钱天使投资。此轮融资后,蜜淘的估值超越1亿美圆。谢文斌指出,之后将着力停止团队建立、品牌推行、扩展市场份额并探究物流与仓储建立。据理解到,2014年的“黑五”是蜜淘初次“造节”,其声称,活动当天网站订单总数约7万,下单人数约3.6万,PC端全天UV打破60万,挪动端UV打破11万,全天买卖额超越了2000万。与此相配合的是,蜜淘还上线了“免税自营店”频道。“兴建保税仓只是我们在做的根底工作的第一步,后续还有很多步骤,我们的目的性很强,有本人的节拍。”谢文斌当时如是谈道。尔后,蜜淘再次“烧钱”搞大促,于2015年5月推出“520激情囤货节”,并表示将借助新建的郑州保税仓,完成囤货一亿卫生巾和一百万支平安套。其透露称,为期三天的活动拿下1亿元销售额,一切保税区商品4天内全部发货终了。蜜淘的猖獗进发还不止于此。能够说,京东在跨境业务上的效劳和价钱基本玩不过蜜淘!”但是,三个月后,蜜淘彻底“变天”了。据得悉,2015年9月,蜜淘完成了一次大范围改版,从LOGO、形象到产品都停止了大的调整,打出“韩国免税店”概念,从过去“大而全”的全球采购形式全面收缩转型为专注于韩国商品的“小而美”。业内人士对此评论称,蜜淘此次转型既是一次主动求变,也是一次被动求生。而当时蜜淘的C轮融资仍在停止中,尚未完成。让本人变得更轻、更聚焦,思绪没错,但蜜淘选择韩国线,有些单一,也缺乏特征,要做起来很难。“就算再融一亿美金,也不可能成为巨头打价钱战的对手。”当然,随同着这种全面收缩,之后的业务部门调整、人员动乱之等问题就不可防止了。业内人士评论说,从最早的海外代购到自营,再到自建保税仓,蜜淘所做的事情在一步步变重,当它认识到无法继续负重而再次转型时,市场竞争格局早已不是2014年那样了。不同形式在操作流程上有很大的差别,不能混为一谈哪种最好,而要依据商品、时效、本钱综合思索。而关于那些有国际供给链优势的企业来讲,又将是一次给市场定价的好时机。整个行业将由乱而治,进入标准化、机制化、范围化的高速开展轨道,真正步入成熟期。“爆品只能是一种营销方式,把用户吸收过来后,还能处理用户什么样的需求才是关键。”实践上,早在2014年“黑五”呈现价钱战苗头后,曾碧波曾指出,打价钱战不是坏事,抵消费者好,对从业者也好,能带动行业的开展状态。但他也判别,2014年“黑五”的价钱战行动有点早,经过一年才干更稳定,“到2015年黑五的时分就差不多了”。“2015年会有重生玩家参加,也会死掉很多,价钱战会加速这个行业的洗牌。当时,蜜芽CEO刘楠指出,打得起价钱战阐明你供给链强,而且这个阶段也必需打。“价钱战是停止竞争的最有利手腕,它不只能彰显一个企业的实力,也可以淘汰比拟弱小的,就是说,一打价钱战,谁在裸泳就全能看出来了。”不过,到今年3月春季大促潮之时,蜜芽曾经迈入了另一个阶段,目的和战略已发作变改动。所以,今年蜜芽固然也做大促,但重点已不再是花王、爱他美这些去年主推的品牌产品,而是更多的在母婴关联品类以及基于母婴的家庭消费新品类上。从国内B2C开展进程来看,这种又单一又缺乏特征的途径很难走,最后会被大平台挤死。”上述人士谈道。不过,考虑归考虑,理论归理论。上述蜜淘的同行所做的考虑,或许开创人谢文斌领会更深。只是中了那句话而已——看了很多大道理,还是过不好这终身。